酒是陳的香。
白酒的年份從來都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十年陳釀、二十年陳釀,或是窖藏三十年,甚至是洞藏四十年,對于喝酒的人來說,這些絕對是難得的寶貝。
其實(shí)不光酒有年份之別,喝酒的人也有年份之差。
十八九歲、二十啷當(dāng)歲的小伙子,喝酒拼的是個氣勢。
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們,心勁兒像啤酒一樣氣兒足,性子像五十三度汾或二鍋頭、悶倒驢那些高度白酒一樣沖、一樣剛烈。
因此他們最喜歡喝的是啤酒,一大扎生啤,一仰脖就能灌下去,一個嗝兒打上來,有著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
或者是一大杯白酒,一口也要干下去,然后是傲視群雄、迎來滿桌掌聲。一個敢比,另一個就敢拼,他們的酒桌上往往最熱鬧。
并且,經(jīng)常是白酒喝過了,換啤酒,飯店里喝完了,轉(zhuǎn)迪廳。他們需要在的士高、搖滾的音樂中喧囂出過剩的激情,往往是從中午喝到晚上,從傍晚喝到凌晨,也不在話下。
有的喝著喝著,直接醉倒在桌子底下,有的喝吐了,進(jìn)來還要繼續(xù)喝。沒有喝趴下的都是不夠意思,好一個“人不瘋狂枉少年”。
還有就是,喝完了還要拜把子。他們相信“酒品即人品”,天真地認(rèn)為只要喝酒對脾氣,就可以深交一輩子。
一場場酩酊大醉,仿佛是他們走向成長成熟的必修課。
三四十歲、四五十歲的大叔,喝酒講的是個排面。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雖年富力強(qiáng),卻已明顯地后勁不足,他們的性子也如濃香型白酒一樣綿柔。他們的酒桌上多了推讓與客氣,卻少了坦誠與豪邁。一會兒我敬你,一會兒你敬他,都有一段非喝不可的說辭。與他們一桌你感受到的通常是紅酒一般地優(yōu)雅,但卻也會有一種莫名的酸澀揮之不去。感覺他們的酒開始喝得總是小心翼翼。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漸入佳境的他們,才會卸掉偽裝,真正放開。這時便開始感慨生活,品評世事。經(jīng)常是酒沒有喝多少,話卻說了幾大車。再接下來就有的道出了心酸、有的吐露了心聲、還有的甚至還掉下了眼淚。明知“舉杯消愁愁更愁”,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喝高興了的他們,最愿意去KTV唱歌。個兒頂個兒都是麥霸,最喜歡那種特深情的流行歌曲,在酒精的麻醉下,暫時陶醉在愛情的童話里,也許因?yàn)槟切┩捁适吕镉兄麄冊?jīng)的青春年少。
一場酒喝完,能讓平日拘謹(jǐn)?shù)乃麄儯瑏硪粓鲭y得的酣暢淋漓,但也只是半酣,很少有人會爛醉如泥,即使有的真醉了,大多也不僅是因?yàn)榫啤?/span>
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大爺,喝酒喝的是個感覺。
歲月的發(fā)酵、時光的沉淀,已讓老爺子的性情如醬香型白酒一樣醇厚、綿長。他們不喜歡熱鬧、不喜歡復(fù)雜,不再喜歡高朋滿桌,也不喜歡山珍海味。通常只愿意炸個花生米、切幾片醬牛肉,一個人自斟自飲。
最好是能閉上眼睛,聽著咿咿呀呀的戲曲唱段,搖頭晃腦地用手在大腿上打著節(jié)拍。
回憶是他們最好的下酒菜,咀嚼著日子,和往事干杯。一杯小酒兒能讓他咂摸出層次不同的滋味,這其中會有來自酒的回甘,更有浸潤在年華中的醇香。
他們不會喝醉,頂好的是那種微醺。借著酒勁,上床或者干脆就倚在椅背或沙發(fā)上小咪一會兒。
這小生活給個神仙都不換。
END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
一號人物,喝紅朝壹號!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guān)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