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秀麗的玉龍雪山
這,是秀麗的虎跳峽
這,是神秘的香格里拉
景色如畫的云南讓人心馳神往
近期,央企一項超級工程
迎來重要節(jié)點
“去有風的地方”將更加便捷
11月26日
滇藏鐵路組成部分
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
建成通車
坐著火車去美麗的香格里拉
成為現(xiàn)實!
滇藏鐵路麗香段
連通云南省麗江市
與迪慶藏族自治州
全長139.7公里
鐵路2014年開工建設
9年來
為了讓鐵路早日開進香格里拉
央企建設者們付出了無數艱辛
滇藏鐵路麗香段
地處云南省西北部、
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
一路翻山越嶺、橋隧相連
全線新建橋梁34座、隧道20座
橋隧比高達73.4%
軟巖大變形、高地應力、高溫富水……
沿線地質條件復雜
給建設施工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
其中施工難度最高的隧道
莫過于哈巴雪山隧道
哈巴雪山隧道全長9523米
為Ⅰ級高風險隧道
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也是國內罕見的
集齊了超大埋深、
高地應力和軟巖大變形的隧道
其最大埋深1155米
實測接觸應力
相當于深海237米所承受的水壓
在如此強的地應力下施工
隧道極易出現(xiàn)圍巖溜坍、
支護變形等險情
為了攻克施工難題
中國鐵建等參建單位
邀請專家深入隧道“把脈問診”
形成了一套
“先放后抗、抗放結合”的技術措施
即先在隧道正洞的位置挖一個中導洞
釋放一部分地應力
然后將中導洞擴挖
擴挖過程中加強支護
一般的隧道支護只需要做到一襯一護
哈巴雪山隧道
則用到了一襯三護以抵消地應力
今年7月8日
哈巴雪山隧道終于完工
標志著歷經9年艱苦施工
滇藏鐵路麗香段
最后一座隧道施工完成
玉龍雪山隧道
是滇藏鐵路全線最長隧道
由中國中鐵承建
于2022年5月5日順利貫通
受斷層破碎帶、高溫富水、高地應力等
高風險不良地質影響
自開工建設以來
玉龍雪山隧道先后發(fā)生
突泥、涌水、溜坍238次
單個作業(yè)面最大涌水量3.7萬方
施工難度宛如“沙里打洞”
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
面對困難
參建單位成立高地應力工作組
多次邀請國內隧道領域
及相關專家到現(xiàn)場會診
最終形成一套大變形控制技術措施
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
還獲得了16項國家專利和一大批省級工法
2020年10月13日
隨著最后一段重達640噸的鋼桁梁
被精準吊裝到位
由中國中鐵設計、承建的
麗香鐵路金沙江特大橋實現(xiàn)合龍
標志著世界首座大跨度鐵路專用懸索橋
主體工程完工
為大橋如期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橋由71個節(jié)間鋼桁梁拼裝組成
單片最大鋼桁梁重量達640噸相當于120多頭成年大象的重量
為將這些“大家伙”順利起吊
中國中鐵自主設計研發(fā)了
目前世界上吊重最重的纜索吊機
最大吊重達800噸
纜塔塔頂至鋼梁拼裝場高差330米
相當于117層樓房高度
今年10月
滇藏鐵路金沙江特大橋開展靜態(tài)驗收
為滇藏鐵路麗香段開通做準備
除了途經玉龍雪山、
虎跳峽、哈巴雪山等標志景點
滇藏鐵路麗香段新建站點
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中國鐵建參建了麗香鐵路
香格里拉站、小中甸站、拉市海站等
3座站房工程
香格里拉站
以“層巒疊嶂的雪山”為設計理念
建筑整體造型設計靈感
來源于巍峨壯麗的石卡雪山
兩側建筑部分如群山環(huán)抱
站房融合藏式建筑的木構件和檐口等元素
勾勒出“飛檐化彩云,戶牖映霞光”的畫面
藏式碉樓、邊瑪墻紋飾圖樣、
梯形窗等藏式元素被廣泛應用
拉市海站
以縱向大坡頂和簡潔線條
構成站房框架
整體舒展大氣
小中甸站
以“高原上的屋脊”為設計理念
立面玻璃與石材幕墻疏密變化
兼顧建筑采光與保溫功能
體現(xiàn)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性
滇藏鐵路麗香段開通
昆明、大理、麗江站至香格里拉站
最快分別4小時30分、
3小時58分、1小時18分可達
世界的香格里拉
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 / END / ————
十月十六
2023年11月28日
1990年11月28日 中國人正式注冊頂級域名CN
1958年11月28日 中共八屆六中全會舉行
1935年11月28日 中共發(fā)表《抗日救國宣言》
1820年11月28日 恩格斯誕辰
1443年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起兵反對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并以黑色雙頭鷹作為自己的旗幟。
人生就像一杯茶,
不過兩種姿態(tài):
拿起、放下;
不過兩種狀態(tài):
浮起、沉下。
恰似這百味人生,
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苦樂參半,冷暖自知。
茶有涼有熱,有濃有淡,
只能細飲慢品,
喝得太猛,涼胃,
喝得太急,燙嘴。
人生亦是如此,
拿得起是能力,
放得下是魄力,
起落沉浮便是一生。
END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