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閑夜酒醒》
發(fā)布時間:2025-10-14 15:23:01    瀏覽人數:

皮日休《閑夜酒醒》.png


《閑夜酒醒》

皮日休〔唐代〕


醒來山月高,孤枕群書里。

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譯文、賞析 / 嚴勇


譯文


一覺醒來,山間明月,升得很高,我獨自枕在群書之中。


酒后口渴,不由得想喝點茶解渴,可連聲呼喚山童,卻怎么也叫不醒他。


注釋


漫思茶:不由得想喝茶;非常渴望喝茶。


注釋引用:百科


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一首閑逸詩詩。


詩人以白描手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清幽孤寂的深夜醉醒圖,成為晚唐“閑逸詩”的典型代表。


要讀懂這首詩,得先了解皮日休背后的時代“孤寂感”。皮日休的“孤寂感”,并非單純的深夜閑愁,而是其仕途失意與時代困境在個人生活中的縮影,藏在詩中“孤枕”與“呼不起”的細節(jié)里。


皮日休出身寒門,早年心懷“兼濟天下”的抱負,曾寫《正樂府十篇》批判現實、關懷民生。但他所處的晚唐,朝政腐敗、戰(zhàn)亂頻發(fā),即便他考中進士,也只做過幕僚、小官,始終無法施展抱負。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他常感“孤”——這種“孤”不是無人陪伴,而是精神上的不被理解。詩中“孤枕群書里”的“孤”,既是深夜獨處的狀態(tài),更是他仕途受挫后,只能與書籍為伴、找不到同道之人的精神寫照。


晚唐朝廷腐敗,黃巢起義爆發(fā)后,社會劇烈動蕩,皮日休曾避居江南山林。此時的他,從關注現實轉向歸隱生活,但內心并未完全平靜。


詩中“山月高”之清幽、“山童呼不起”之閑適,看似是歸隱自在,實則藏著被迫遠離朝堂的無奈。他想借飲酒、飲茶消解愁緒,卻在酒醒后更清晰地感受到環(huán)境的寂靜與內心的空落——這種“寂”,是亂世中個人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在山林中消磨時光的悵然。


簡單來說,詩里的孤寂,是他“想做事卻做不成”的仕途遺憾,與“想避世卻難心安”的亂世愁緒,在一個酒醒深夜的集中流露。


在藝術手法上,詩人通過以景襯情,動靜交織的方式,來刻畫詩人的身份與閑愁。


“醒來山月高,孤枕群書里”,用“山月”“孤枕”“群書”三個意象,瞬間搭建出清冷、靜謐的環(huán)境。“山月高”點明時間已深,“孤枕”直抒孤寂,“群書”則暗示詩人的文人身份,景與情自然融合,不見刻意抒情,卻處處是閑愁。


“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是全詩的“活眼”。酒后想喝茶本是生活小事,呼喚童仆卻叫不醒,沒有嗔怪,只剩一種無奈的閑適。這種“呼不起”的細節(jié),既寫出山童的隨性自在,也反襯出詩人此刻的百無聊賴,將深夜酒醒后的慵懶與孤寂,藏在日?,嵤吕?,愈顯真實動人。


縱覽全詩,平白如話,以小見大,意境清悠,動作連貫,節(jié)奏緩慢,從“醒”到“思茶”再到“呼童”,步步推進,那獨坐月下、靜待茶來的孤單身影,如在眼前,余味悠長,是為閑逸詩中的名篇佳作。


倒白酒.jpg




國禮酒瓶裝飾.png







深情的問候,來來往往;

溫馨的祝福,情誼深長;

真摯的友誼,永遠不忘;

天賜的緣分,當寶珍藏。

愿健康快樂,地久天長。








END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