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如棋局,有人沖鋒陷陣,有人運籌帷幄。那些看似游離在推杯換盞之外的人,往往才是掌控全局的棋手。
在中國,酒桌就是個小江湖。談生意、拉關(guān)系、交朋友,沒有一頓酒解決不了的事兒。很多人覺得能喝就是本事,會敬酒就是會來事兒??赡惆l(fā)現(xiàn)沒?酒桌上最厲害的,往往是那些不端酒杯的人。這三種人,才是真正的"人精"。 1 能記住每個人的喜好 組過局的人都懂,點菜比喝酒還燒腦。貴的怕人說擺譜,便宜的又怕寒磣;辣的有人吃不了,清淡的有人嫌沒味。但就有這種人,能記住張總海鮮過敏、李姐愛吃淮揚菜、王哥無肉不歡...一桌子菜安排得明明白白,誰都覺得是專門給自己點的。 這可不是記性好那么簡單。人家提前做功課,把每個人的口味忌諱摸得門清,還能做得不露痕跡。這種心思用在正事上,干啥成啥。 2 能化解酒桌上的尷尬事 酒桌上最怕什么?冷場!湯灑了、有人喝不動了、話題聊死了...這時候總有人能突然蹦出來,一句玩笑化解尷尬,順手把話題引到正事上。這種人就像自帶雷達,誰杯子空了、誰臉色不對了,他第一個發(fā)現(xiàn)。 你以為這是天生會嘮嗑?其實人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既不能讓大領(lǐng)導被冷落,又得照顧小透明的存在感。這情商,放哪都是人才。 3 能堅持自己的原則 最佩服那種說不喝就不喝的人。任你怎么勸,人家就是笑著搖頭:"真不能喝,以茶代酒敬您。"既不掃興,也不破戒。這種人心里跟明鏡似的——今天為你破例,明天就得為所有人破例。 能在推杯換盞中保持清醒的,都是狠角色。他們清楚底線在哪,該軟的時候給足面子,該硬的時候寸步不讓。這種人,往往才是最后贏家。 說到底,酒桌就是個照妖鏡。那些悶聲發(fā)大財?shù)?,往往是最會看局的人。別光盯著誰喝得猛,多看看誰吃得透。 今天是2025年8月21日, 乙巳蛇年閏六月廿八, 歷史上的今天: 1980年8月21日 鄧小平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1945年8月21日 日本正式向中國投降 1937年8月21日 中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有一種花,叫自足。 它如一株夜來香, 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 依然開放自己,芳香自己, 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 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而是為自己而活。要做一個有意義的自己。 一個人,只有取悅了自己,才不會放棄自己; 只有取悅了自己,才能提升自己; 只有取悅了自己,才能影響他人。 紅色壹號,不只是酒, 它是英雄的見證, 是時代的印記, 是每一個夢想家心中不滅的火焰。